泥木篇
泥木工程是家庭裝修中的重要工程,主要包括吊頂和門窗的施工、廚房衛浴的安裝,以及瓷磚地板的鋪設、開關插座和燈具安裝。
工藝說明與具體要求:
1、在濕區新砌墻體時,底部制作混凝土止水帶;
2、止水帶高度應在150-180mm范圍內,當具有地暖找平層時應取其上限;
3、止水帶施工要求混凝土密實,底部與地面基層結合良好;
4、止水帶應貫通門洞口;
5、新砌墻體要求灰縫飽滿,厚度≈60mm;
6、轉角處磚塊應交錯連接;
7、新老墻體結合或磚墻與混凝土墻結合時,采用鋼筋分檔連接;
8、鋼筋入墻時,應用植筋膠固定;
9、鋼筋長度約在800mm內,端頭應做彎鉤處理;
10、新砌門、窗洞口(大于600mm)時,應采用混凝土過梁。
工藝說明與具體要求:
1、廚房、衛生間新砌墻體不得采用輕質磚;
2、采用輕質磚砌墻時,底部應采用紅磚或混凝土枕基制作基礎,高度應在150mm左右;
3、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,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;
4、當采用加強網防裂時,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;
5、室內墻面、柱面和門洞口的陽角做法應符合要求,設計無要求時,應采取1:2水泥砂漿做暗護角,其高度不應低于2m,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mm;
6、中高級抹灰要求陰角找方,主要也是標志塊玉沖筋的做法,再加抹灰修正;
7、抹底層灰:標筋及護角達到一定強度后(用刮杠刮平時不致損壞),就可以進行底層抹灰。抹灰前,對基層、灰餅和灰筋灑水濕潤;每遍厚度控制在5-7mm;
8、底層灰凝結、硬化至六成后,可以進行中層抹灰,中層灰一般為1:25配比,抹灰總厚度控制在25mm內,如有超出30mm的,應做加強處理;
9、面層抹灰的強度應小于地面抹灰;
10、水泥砂漿應隨攪拌隨用,應在2小時內使用完畢,多余水泥砂漿不能拌入新砂漿料內使用。
工藝說明與具體要求:
1、未做防水層的墻面,必須先行檢查基層的質量問題;
2、原基層的疏松、空鼓面作鏟除,重新粉刷;
3、原基層有開裂時,必須了解是否是沉降因素造成的,并作鑿出重新粉刷;
4、以上基層問題必須告知客戶,并由客戶確認;
5、基層如有浮灰、油污等,必須先行清洗;
6、基層如有膩子層,必須徹底鏟除,并作清洗;
7、清洗后應涂刷界面劑;
8、對具有排版要求的墻磚,應先做預排版,對腰線、窗邊角、管道井等地方作鋪貼排版方案;
9、如排版設計有不能實施或不美觀時,應及時向設計師或客戶提出。
工藝說明與具體要求:
1、墻面磚全部采用粘結劑進行鋪貼,并根據瓷磚產品說明進行泡水;
2、馬賽克鋪貼應采用白色(柔性)粘結劑;
3、粘結劑鋪貼前,基層須平整、牢固,如基層平整達不到要4求,須進行找平處理,找平層厚度不低于1.5cm;
4、在鋪設前,將瓷磚背面的白色瓷磚粉用微濕布擦除;
5、?;u類瓷磚采用與吸水率相匹配的粘結劑,嚴禁使用普通粘結劑;
6、邊長600mm以上?;惔u在鋪貼前采用背膠處理;
7、粘結劑按說明說配比與攪拌,攪拌后應靜止10分鐘后再次攪拌;
8、批刮在墻面的粘結劑,應在20分鐘內粘貼完成,瓷磚鋪貼20分鐘后,不得再進行修正;
9、當該批粘結劑攪拌后30分鐘內未使用,使用前應再次攪拌并確認稠度;
10、該批粘結劑攪拌開始2小時內必須使用完畢,超出時間必須作清除;
11、從墻面刮下的有效粘結劑,必須再次進行充分攪拌后使用;
12、24小時內及時將磚縫內粘結劑作清除,不得殘留在磚縫內。
吊頂篇
吊頂是家的“一片天”,自然不能馬虎。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隱蔽管道線路,以達到房間的整體美觀效果。因此,管道線路集中的廚房和衛生間一般都要安裝吊頂。裝有中央空調的別墅業主,因為空調有風管和出風口,也需要依照風管的走向做吊頂。
工藝說明與具體要求:
1、石膏板彎曲時,不應采用在背后直接開條彎曲的方法,尤其大面積施工對曲面要求較高的項目;
2、采用自然彎曲法的弧形板面,釘距需要控制在150mm左右,龍骨間距也適應加密。
吊頂施工注意點:
1、檢查基層結構的梁、板底部,并清除障礙物;
2、復核梁底與板低的標高尺寸和設計的標高尺寸有無矛盾和差錯;
3、頂內的開槽及拆除面作填補與粉刷,有膩子批刮要求時,先行批嵌;
4、墻面龍骨固定間距不大于600mm;頂面布局采用木龍骨的,木榫間距不大于400mm,采用雙鐵釘固定,再采用美固釘加固;
5、頂部龍骨采用美固釘加固時,于兩端20cm起加固、間距1m左右;
6、吊頂跨度大于6m時中間部分起拱,按房間短向跨度的3-5‰起拱;
7、吊桿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超過300mm,否則應增設吊桿。迭級式吊頂應在迭級交接處布置吊桿;
8、當吊桿與設備相遇時,應調整吊點或增設吊桿,避免與中央空調等震動設備相接觸;
9、局部采用木吊桿,木吊桿規格不小于30x30mm,并用鐵釘固定;
10、自攻螺絲應陷入板面0.5mm左右,并保證紙面不破損,當有破損時應在旁邊5cm內加固;
11、安裝飾面板前,內部管道及設施應作驗收與調試。